在阅读此文前,诚邀您点击一下“ 关注 ”,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,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,感谢您的支持。
为了消除“农民工”给外来务工人员带来的隐形歧视,有人建议称把“农民工”改为新兴产业工人。
(资料图片)
这个想法的初衷是很好的,毕竟“农民工”三个字在很多国民心里已经跟一些负面的刻板印象绑定了,这个提议有利于改善“农民工”的生存环境。
说起“农民工”,很多人脑海里就会浮现头发乱糟糟,身上带有泥点的工人,经常被老板扣压工资一群人静坐拉横幅讨薪的样子。
甚至搜索关联词里“农民工”的后面总跟着的是“讨薪”。
改变称谓可以将一些务工人员跟这个已经被固化的形象隔绝开来,能够很大程度上能够改善人们根深蒂固的偏见,减少对这整一个群体的歧视。
“农民工”改名其实从很早开始国家就陆续有人提出,农民一直是我们国家得以长久屹立不倒的支柱。
现在说到农民却跟“脏、乱、差”这些词一起出现,明明几千年以来我们一直是农业国家。
农民抗战建国不过才过去了几十年,往上数四代不管是亿万富豪、高材生还是普通工人祖辈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。
只是现在因为经济环境的改变,个体户种地的效益已经远远达不到人们的生活需求了。
农户付出的金钱和劳动成本却很难得到应得的收入,因为个体户人数有限无论如何产量都不会大的。
数量少自然找不到那些大买家,虽然可以把全村所有的收成集合售出或是找第三方,但是最后的收入往往令人沮丧。
同时,一些地区滞后发展,不论是教育资源还是医疗资源都落后一、二线城市一大截。农村跟城市的发展前景、工资薪酬跟生活便利程度都有着云泥之别。
哪怕大多数国人的家乡情怀很重,但为了孩子为了多挣得一些钱只能选择背井离乡。只要能赚到更多的钱就有人从五湖四海赶来,即使与家乡相隔几千公里。
在土地上成长出来无拘无束的人,跟精致的城市生活显然是不协调的。像是玉米粒里面混进一颗红枣似的格格不入,人们不喜欢与自己不一样的东西,热衷于排除异己。
“农民工”这个词的诞生无法考究是否出于恶意,但是“农民工”形象之所以负面,除了一些外来务工人员本身的素质问题,也少不了排外人士心里一直就存在的偏见。
一边在瞧不起一边敬而远之不去招惹,两边同样在为一个城市做建设却分出了三六九等。这样的事情任其发展下去是不利于团结的,而且随着发展大城市里的外来人口只会逐渐增多。
好在国民的素质也在不断地提高排外现象逐渐好转,外来务工人员也用自身的能力消除掉了很多偏见。
由“农民工”改为“新兴产业工人”除了消除掉偏见以外,也是国家对今后社会发展趋势的一些预测跟期待。
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普及现在受教育程度在不断提高,愿意再做繁重苦力劳动的人少了。传统工业多余的劳动力流入市场,正好现在新兴产业市场勃发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。
新兴产业比起传统工业来说更加具有生命力,虽然新兴产业需要更高的技术,但现代人的受教育水平完全可以实现经过培训就上岗的期待。
双方供求关系很是契合但又对对方不太信任,于是国家就先从名字开始努力堆高两方的契合度,当然不只是名字后续仍有措施,以求保证供需关系达到平衡。
当然很多人依然认为改名只是形式主义,名字任你改到时候别人该瞧不起还是瞧不起。
与其这样煞费苦心地改名字,不如实实在在地增加外来务工人员的薪资待遇,不切实地给到外来务工人员的福利一切都是白扯。
当然国家能努力的只能是一小部分,只有提高自己的知识文化水平,才可以得到工作单位领导的青睐。
其实随着社会逐渐年轻化,从以前指责“农民工”乘公交车坐座位,坐脏了凳子影响后续使用的刻薄,到夸奖“农民工”乘公交车不坐凳子为他人着想的自私。
到现在人们已经不太关心谁的出身了,不都是在打工每个人都是社畜,管他在打什么工,没偷没抢能赚钱不就行了。
人是群居动物也是很现实的动物,人类的鄙视链早就从瞧不起你是外地人,变成了瞧不起你是穷人。
鄙视链会随着社会需求不断进化演变,只有从这些鄙视链中逃脱出来,不活在别人审判的目光下。
对此,您有什么想说的呢?欢迎在评论区留下您的看法!
Copyright 2015-2022 太平洋创新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豫ICP备2022016495号-17 联系邮箱:93 96 74 66 9@qq.com